绍兴一小区外墙维修要400万!高层住宅“伤疤”怎么补?


2024-04-22 重庆外墙维修

  外立面,本是一个楼盘的脸面。但近来外立面脱落事件在绍兴多个小区频频上演,这颗“高空炸弹”的危险,到底该怎么样化解?

  绍兴越城区御景华庭四期,一道近10米的裂缝豁开在33幢顶部,路过的业主无不“步步惊心。”

  越牛新闻记者现场看到,沿着33幢、35幢,一路上已搭起防护网,一则 “外墙皮脱落,已搭防护网”的温馨提示,提醒着居民进出当心。

  “小区内的楼很多都是30多层,高空坠物一旦砸到人,后果不堪设想。”正当业主忧心忡忡时,他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7月8日,一大块墙体从天而降,水泥块以强大的冲击力直接砸在地上,显然防护网并未起到预防作用。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无独有偶,7月7日,市民倪先生告诉越牛新闻记者,位于胜利西路的金昌美苑,一场雨后,外立面的墙砖纷纷脱落,地面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碎片。

  而在7月9日早上,有市民无奈发文“今后要带安全帽出门”,配图是“破”了一大块的外墙以及洒落一地的墙砖。

  开裂、鼓包、脱落...... 绍兴多个小区的外立面,这些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外墙,并非个例。市民们“头顶隐患”如何早日消除,似乎成了“老大难”。

  记者了解到,还未来得及维修,御景华庭的外墙已从开裂到轰然坠落。而金昌美苑的瓷砖脱落现象早在2019年就有报道,然而直到2021年4月,金昌美院维修工程仍未完工,修到一半“歇菜”了。

  “由街道出面,已召集物业、房产商、业委会召开了座谈会。” 迪荡街道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上个月,街道组织了一场针对御景华庭外墙脱落解决方案的专题协调会。由防护网组成的安全通道正是落实座谈会的措施之一。然而,对于外墙裂缝如何维修,由谁出钱维修,协调会上未达成统一意见。

  “开发商声称外墙已过质保期,他们可做修复,然而维修费用由业主所出。”迪荡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房产开发商的建议,业主不认可。于是,修补方案一度搁浅。

  外立面脱落,应该由谁负责、由谁维修?头顶上的隐患,应该由谁排查、由谁检测?

  为此,越牛新闻记者咨询了浙江震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坚,试图解开这一连串的问号。胡坚认为,高层住宅外墙脱落情况,法律上其实有相关规定。

  “外墙坠落的责任方和维修方,不同状态有不同的法律关系。”胡坚表示,“若在质保期内,由房产开发商全权维修;质保期外,由业主承担维修资金。”

  另外,胡坚也提醒,若有人被“天降”建筑物外墙砸伤,物业和业主都是责任方。“第一,物业有维护看管的义务;第二,按规定,外立面为业主共有,若发生事故,整幢楼的业主都是责任方。”

  那么,外立面的质保期如何算呢?越牛新闻记者发现,正常使用条件下,与房屋建筑工程外墙面防水有关的保修期限为五年,与防水无关的为两年。自工程完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超过保修规定期限,住宅建筑外立面维护修缮的费用实际将由业主承担,需经业主大会表决动用维修资金。

  记者了解到,未解决这个难题,其实,越城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已在迪荡街道进行外墙剥落修复试点工作,而水岸香堤,成为试点小区。

  “水岸香堤的外墙脱落隐患,三四年了仍未真正解决。”迪荡街道城市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悬而未决的原因也是因质保期已过,房产商和业主迟迟未达成统一。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工作人员透露,业主上交第一个维修方案,维修费用高达400万,用于修复水岸香堤9幢高层外立面。

  “前些天由街道组织,开了最后一次协调会,初步修复方案即将出炉。”据悉,在街道的协调下,最终维修资金由房地产公司拿出一部分,剩余款项由住宅维修资金覆盖。但是,挪用住宅维修资金需经由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

  据悉,住宅维修资金是业主缴纳的专门用于维修、改造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的钱,属于全体业主所有,不能挪作他用。“开发商认定已过质保期,而业主人心也不齐,并非人人都愿意挪动住宅维修资金。” 城市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对此,街道已多次上门与业主协调沟通, 陈情利弊。

  外立面损伤,如何高效修补,在全国仍是“老大难”。然而,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对于外立面脱落造成的损伤,宁波部分区县(市)给外墙上了保险,建立了房屋外墙面“保险+服务”机制,保险主要是针对外墙掉落由保险机构赔付人伤和物伤损失。

  2020年,宁波鄞州区某小区建筑外墙发生脱落,业主阳台大理石被砸中,造成三处受损。由于该小区投保了既有房屋建筑外墙面使用安全责任保险,财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在随后5天时间里,迅速完成了理赔。

开云登录网页,专营 开荒保洁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8996251988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开云登录网页平台-官网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渝ICP备20000874号-1

渝公网安备 渝ICP备20000874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