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呢钱没了!浅谈房屋维修基金去哪儿了
2024-07-04 新闻中心
房屋维修费,说到这五个字相信所有人都不会陌生。经常就会有物业打电话也好,上门也好,留条方式也好通知人们及时交上相应的费用,可是,对于物业人来说,这项费用的收取过程就像是唐僧取经一般艰辛。
要说这房屋维修费,随着楼房的增加,以及出于为业主考虑的角度,国家开始在1998年实行房屋维修金制度,并与2004年起房屋维修金演变为房屋办理产权证时必须缴纳的费用。
既然国家明文规定了,为什么房屋维修费还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还未必能够收的上来呢?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典型例子分析一下:
案例一杭州市某小区业主称,自2000年买了房子起,十年间房子漏雨的问题始终没解决。刚住进来没多长时间,就发现下雨时房子墙面有渗水现象,后来越漏越厉害,今年过年的时候最严重,雪水直接往下流。过了年没办法,自己花了2000多元找人给维修了一下。
除此之外,十年来该业主家的墙都被泡坏好几次了,墙皮脱落、长绿毛是经常的事,光前后买涂料粉刷墙壁就花了至少5000元了。
案例二2005年,王女士通过某房屋中介看好一套2000年的二手商品房,总价35万。该套房子整体房屋状况良好且地处繁华位置、交通便利,王女士看后十分满意。在与该业主签署《房屋买卖合同》中发现一条关于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由谁来缴纳的条款,其中王女士所购的这套二手房原业主所缴纳的房屋公共维修基金为6000元。王女士对此也深表疑惑,这公共维修基金该自己交吗?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显而易见,房屋维修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生活里太常见了,到底这个无论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都要交房屋维修基金,那么这个房屋维修基金到底有什么用?归谁管理?怎么用呢?
首先,我们一定要要知道,按照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出台165号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公共维修金是由全体业主缴纳的,属全体业主共同所有。正常的情况下由房地产行政主任机关来代管,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后,公共维修金就会划转到业委会,由业委会行使管理权利。
第二,这个基金的应用场景范围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用于房屋保修期满后房子的主要部分结构、公共部位和公共设施设备的大中修以及更新改造工程。 房子的主要部分承重结构部分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公共部位是指户外墙面、门厅、楼梯间、走廊通道等;公共设施设备是指房屋及相关配套区域内、由业主共同拥有并使用的上下水管道及设备、配电线缆及设备、电梯、公用照明、消防设施、绿地、道路、沟渠、非经营性车场车库、公益性文体设施和其他共用设施设备等。
了解了这些,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我既然交了这么多钱,那么为什么真到了出问题的时候还是要自掏腰包呢?
这是由于在申请这项基金的时候,流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麻烦。流程分为自管公房和直管公房两种进行审批。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业主在购房时缴纳了专项维修基金,房子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时可以遵照程序申请。“程序可能会复杂一些,但如果不争取到大部分业主的同意,不对他们进行公示,以后再有业主房子出现漏雨问题,要用维修基金做维修,钱却早已经花了,怎么跟业主解释?”该负责人说,所以业主提出维修申请时必须得严格按照申请程序来办理,而且只要明白审批办理程序,也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但是详细分析起来,这基金使用难仅仅是审批流程复杂么?其实不然,基金的使用难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已售公有住房的维修资金怎么样去使用未有效解决。(二)商品住房首次缴存以售房价按比例确定缺乏合理性。(三)决定使用资金操作缺乏实践性和维修责任的区分不明确。(四)资金续筹、欠交、追缴缺乏有效措施。
从现在的角度看来,房屋维修基金对许多业主来说可谓是息息相关,然而无论是流程也好,还是在管理上的疏漏,造成的业主自掏腰包对于业主来说都是花着双向钱还要自己承担所有问题。
这不是“周瑜打黄盖”,久而久之,业主心中不悦必然产生更大的矛盾。现在就已经收费困难,口角不断,那么未来矛盾升级又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