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出圈!广州机器人产业集聚迈向新高度
2025-04-28 服务项目
持续火热进行,会期4月15日到5月5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采购商齐聚一堂,各项前沿科技成果竞相展示,广州机器人更是大放异彩,彰显出了这片土地强大的产业实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届广交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46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参展,带来具身机器人、商用服务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明星产品。
在这里,有具备两栖作业能力的逻腾球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巡逻、监控、探测、救生、对抗、处置及查打一体等多种任务;毛绒的玩偶小狗、玩偶熊猫,其实是智能仿生机器人,高仿真毛绒外观下搭载多个传感器,能够眨眼、对话、响应抚摸,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情感陪伴和互动体验。
还有下图这款“广州造” 的凌空K3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同样吸睛。作为全世界首款量产商用的高空幕墙清洗机器人,它能在百米高空稳稳 “行走”,高效完成清洁任务,展现了强大的清洁能力。此外,在中东等水资源匮乏地区,其智能节水清洁模式更是大受欢迎,成为沙漠中摩天大楼的 “美容神器”。
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创新的智慧,代表着中国机器人领域的创新速度与技术深度。
广州首家人形机器人公司里工实业表现亮眼。凭借近40年精密制造积累与10年人工智能技术沉淀,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已发布两款重磅产品。2024年推出的“里工D1”是国内首款双臂载荷40kg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达±0.03mm;今年发布的 “里掂F1” 具备30个自由度,双臂负载12公斤,续航超6小时,可在复杂环境中智能作业。
广州数控研发的六关节工业机器人GSK RB系列打破国外垄断,最大抓举负载达500公斤,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制造;中设机器人作为专精特新 “小巨人”,为汽车、农牧等行业提供柔性生产线及智慧工厂解决方案,技术覆盖视觉识别、智能焊接等核心领域。
凌度智能研发的全球首款量产外墙清洗机器人,可在600米高空作业,日均清洗量达1500-2000平方米,效率是人工的3倍;新松机器人搭载3D智能视觉技术,使汽车制造效率提升40%。
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机器人GoMate凭借可变轮足结构,在安防、康养领域大显身手;小鹏仿人形机器人Iron深度参与汽车生产,未来还将服务4s店;亿航物流无人机 2024年产量增长2.3倍,在医疗配送、应急救援等场景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方案。这些创新产品共同勾勒出广州机器人产业蒸蒸日上的生动图景。
广州凭借深厚的产业积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及前瞻性政策布局,已形成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整机制造、下游应用集成的全产业链生态。
广州有不少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具备纵向一体化制造能力,在机器智能化技术、数字化技术领域,也拥有一批骨干企业。
2007年,广州数控率先启动全自主工业机器人研发,经过七年技术沉淀,于2014年突破控制驱动、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自主化能力的企业。2015年,广州长仁科技攻克RV行星摆线空心减速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广州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有广州数控、新松机器人、广州亿航、中设机器人等代表性企业。而其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则以汽车制造、包装、物流运输、注塑、轨道交通检验测试领域的智能装备为主。
新松工业机器人搭载行业领先的3D智能视觉技术,实现了汽车半轴生产线无序物料的全自动上料,拓展了柔性生产的新边界。
通过升级进化,实现机器人在自主感知、决策、控制与执行等方面的智能化、自主化与灵活化,打破当前机器人应用场景瓶颈,增强“机器人+”应用基础支撑能力。
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近百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IGV有条不紊地穿梭于堆场与岸桥之间,这个集北斗导航、5G通信和AI于一体的 “智慧港口”,正是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在物流领域应用场景的生动写照。
如今,广州逐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一座充满科技感的 “机器人之城” 正逐步崛起。 相信在未来,广州机器人产业将在全球智能发展中续写更多辉煌篇章,持续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