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生长的规则:限制并没有妨碍创作
2024-05-23 重庆开荒保洁
纽约的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中心,经济和文化都非常发达,但是它有一个先天困境,它是一个岛屿,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摊大饼发展,只能往上、往高空发展。所以,曼哈顿是全世界高楼最密集的地方。
奇怪的是,曼哈顿的建筑都修得非常友善和克制,充分考虑到了阳光照射的路径。尽管这些楼都很高,街道也非常地狭窄,但是在曼哈顿的街上常年能看到阳光,还留出了大量的公共空间供行人行走、休息。
这个现象可不简单,是需要解释的。你想啊,曼哈顿地价那么贵,寸土寸金,开发商好不容易凑钱买了一块地,肯定要把地盖满,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嘛。至于挡没挡住别人的阳光,那就顾不上了。所以,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什么规则在起作用,这样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曼哈顿。
19世纪末,发明了两样东西:电梯和钢结构,这样楼就可以往高处盖。再加上地产商纷纷到纽约来投资,一栋栋摩天大楼在曼哈顿拔地而起。当时的建筑师核心就两个追求:怎么把楼建得更高,怎么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所以,那时候曼哈顿的中心城区能够说是遮天蔽日,街道终年见不到阳光,空气也非常污浊。
1915年建成的恒生大楼,就是当时建筑风格的代表。我在节目文稿里附了一张照片,你能够正常的看到它的样子。它体积非常庞大,容积率惊人,阻挡了周边的采光和通风,而且冬季阴影面积多达2.6公顷,是自身面积的6倍,直接造成周边地块办公楼出租率下降。所以,当时的人都非常讨厌这座建筑,称它为“丑陋的地标”。虽然你很伟大,但你阻碍了别人。
1916年,转折点来了,纽约市政府出台了一个规定,叫做“1916区划法案”。规则非常地简单,就是建筑越往高修,楼层面积就得越小。低楼层可以占据全部的用地面积。高楼层的面积就得缩小,把靠近街道这一侧的空间给让出来。特别高的楼,楼顶面积不能超过用地面积的25%。这样阳光从楼顶斜射下来的时候,就可以照到街道上了。
这本来是一个限制条款,建筑规划设计师从此就不能随心所欲了嘛。没想到,这条规则居然让曼哈顿的建筑设计风格发生了一次转变,变得更美观了。原来建筑的形状都是平顶、四四方方的,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曼哈顿的代表性建筑,比如说帝国大厦,像婚礼蛋糕一样,一层一层的,基座很大,越到上面越小,然后有一个独特的尖顶。我在文稿里,也附了一张图,你可以了解一下婚礼蛋糕式的建筑是什么样子。
这下子建筑师又找到了一个可以挥洒才华的地方,就是琢磨怎么给建筑物设计尖顶。比如,著名的克莱斯勒大厦,我们在美国大片里常常看到这栋楼。这是一家汽车公司的总部,他们就用造汽车的不锈钢金属做了一个楼顶,形状就像汽车轮胎的轮毂,银光闪闪的。非常有特点,你在曼哈顿的照片里,一眼就能把这栋建筑给认出来。所以,这栋建筑被看作“装饰艺术”的杰出代表。
但是,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所有的建筑都修成“婚礼蛋糕”形状,那是否也太单调,太千篇一律了?所以,1952年,利华公司要建总部大楼的时候,建筑师就想突破一下。他研究了1916年区划法案就发现,这个法案只规定了说,建筑修到高空的时候,面积不能超过总占地面积的25%。那脆一步到位,大楼的主体只占地块面积的25%,这样大楼的形状就能是一个长方体,简洁美观。让出来的面积呢,建一个花园。公司员工午休的时候能在花园里散散步。这在当时的纽约都是独一份。
在此之前,摩天大楼的外观都是笨重的花岗岩和浮雕,装饰得很豪华,而利华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大楼,四面都是玻璃。巧妙的是,因为利华公司的产品是清洁剂,他们就在大厦外部安了一辆洗窗车,每天在那洗玻璃幕墙,洗得一尘不染。所以,这座大楼就是公司最好的广告。所以他们才舍得只建25%的面积。更有意思的是,参与设计了这座大楼以后,利华公司的总裁还辞职了。他突然意识到,我的人生理想不是做管理,是建筑规划设计。于是在他41岁、事业最高峰的时候,辞职去做了一个专业建筑设计师。
利华大厦开了一个先河,把本可以建办公室的面积,建成了一个花园。纽约市政府看到这样的做法觉得很好,值得鼓励。于是,1961年,纽约市颁布法案,又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则: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如果能够为城市退让出公共空间,就奖励20%的建筑面积。
这个政策一出来,开发商的积极性就起来了。慢慢的变多的建筑主动把面积让出来,做城市公共广场。搞绿化,修喷水池,放座椅,路过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里休息。
最极端的是花旗银行大厦。它底部10层都是镂空的,就保留了几个支撑柱。就像在水泥森林里,生生挖出了一方天地。城市空间因为这样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舒适。
因为简单,所以规则容易被执行,能够被坚持,能够穿越漫长的时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沿用下去。因为边界清楚,所以规则不会限制创造,反而会激发创造,在边界之外,人们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去施展才华,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作品。
你看,艺术领域就是这样。我们以往对艺术有一个误解,以为艺术就是天马行空,没什么规则。但实际上,一个简单而且边界清楚的规则,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比如说,西方古典戏剧有一个规则,叫做“三一律”:一出戏,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天之内,讲述同一个主题。为啥呢?最早有这个规则,只是为了舞台布景简便。然而,一代伟大的戏剧作品都是这么出来的,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伪君子》《等待戈多》,还有我们中国的《雷雨》。都是这样的戏剧作品。所以你看,限制并没有妨碍过艺术创作。
鸟的智力并不高,但是成千上万只鸟组成的鸟群,却非常地智能,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变换形状。没有一只鸟掉队,也没有一只鸟跟别的鸟撞在一起。怎么有那么强的协调能力呢?
其实背后没什么复杂的规则,这也不是什么心灵感应,也没有鸟王在指挥。鸟群的规则非常的简单,每只鸟只需要同时跟踪左右两侧临近的几只鸟。它随时获取这六七只鸟的飞行速度和方向,然后按照这些速度和方向的平均值飞行,就能很好地协调。这个计算量对于鸟的智力来说,也不是非常大的负担。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原理,值得所有制定规则的人深思。你真的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制定那么多规则。第一,格外的简单;第二,边界清晰;才是所有好规则的共同特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21年首冠!66岁老帅扬眉吐气 终结61年等待 创4大纪录 罗马或躺赢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赵继伟助辽篮3连冠:场均16+8.8+2.8断攻防一体 杨鸣最大底气是他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长江存储PC411 1TB空盘与半盘性能对比测试:填入60%数据 读写依旧稳定如初
AYANEO AIR 1S / 2S / KUN 掌机升级 R7 8840U:5 月 24 日预订